苏轼看到好友妻子漂亮,当即题词夸赞她,最后一句被人当成座右铭

   2023-10-01 12:11:16 560
核心提示:能够出自内心的赞美一个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能够发自真心地赞扬一个人的优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真诚地赞美一个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这正是人们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而要说赞美人,这一定是诗人们最拿手的事了。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看到好友的妻子漂亮无比,就写了一首词真诚地赞美她。苏轼的

能够出自内心的赞美一个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能够发自真心地赞扬一个人的优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这正是人们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

而要说赞美人,这一定是诗人们最拿手的事了。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看到好友的妻子漂亮无比,就写了一首词真诚地赞美她。

苏轼的这首词全篇都充满了对好友妻子的溢美之词,这种溢美之词不仅赞美了好友妻子的外表美,更重要的是赞美了好友妻子的内在美,尤其是最后的一句,尽显人生高度,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而苏轼的这首词也因此流传千古,成为无数人为人处世的最好的人生哲学,安慰了无数人。我们且来看看这首词中的故事以及这首经典的词。

01、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流放,王巩无辜受牵连

公元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受到了牢狱之灾。在这个北宋著名的案件中,很多无辜的人都被卷入了这历史的漩涡,苏轼的好友王巩便是其中之一。

这王巩是宋初名相王旦的孙子,受此荫庇,王巩自然官运亨通,他也因此做过端明殿大学士,做过工部尚书。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诗人和画家,更是苏轼的挚友。

王巩得机得势时,其家中门庭若市,前往他家送礼的人如赶集一般。除此之外,他家还养有歌姬无数,而且个个貌美如花,能歌善舞。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人,他对于苏轼的才华,同样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并最终成了苏轼的铁杆粉丝。

后来苏轼被贬,王巩也受到了牵连,他落魄受贬后,那些曾经巴结他的人纷纷避而远之,如避瘟神一般,家中的歌姬也同样弃他而去。

王巩被流放到了岭南后,与苏轼的联系从未断过。而且,因为这样的流放,他与苏轼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在书信中,王巩说:“岭南多瘴气,我已经遭到了瘴气的毒害!”

苏轼读后,内心歉疚不已,因为他知道,王巩到达岭南这样的地方,皆是因为受到了自己的牵连,所以他无比的关心王巩,他在信中这样对王巩说:“按摩脚心可以治疗瘴气!此外,还要少饮酒,注意饮食。”

王巩看后,激动得不行,他回信给苏轼说:“没事,既然已经到了岭南,就只当是‘修行’。”

在短短的几句话里,王巩深知苏轼在担心与歉疚的同时,也有些许关心,所以他叫苏轼放宽心,岭南虽远,却有如家一样温馨。

02、流放北归精神爽,原来皆因美娇娘

公元1085年,宋哲宗继位,启用了守旧派代表司马光,王安石被挤出朝堂,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宣告失败。被流放的苏轼与王巩又回到了朝堂。

回到了京城的苏轼与王巩,久别重逢,喜不自胜,做梦都笑出了声音。特别是王巩,丝毫没有被贬之人的颓废和不堪,反而容光焕发,性情豁达,苏轼感觉不可思议,于是忍不住问起了其中缘由。

通过一番交流,苏轼这才知晓原来王巩身边有一个美娇娘。当初王巩被贬之时,所有人都弃他而去,唯独这个美娇娘留了下来,并且始终不离不弃,相伴左右。

这个留下来的美娇娘叫宇文柔奴,她的父亲原本是大宋的御医,只因受宫斗牵连,竟被蒙冤下狱,最后病死狱中。她母亲得知,也哀怨而亡。

宇文柔奴就这样成了孤儿,这对于宇文柔奴来说已经够悲惨了,然而更悲惨的是,泯灭人性的叔父为了一点钱,竟然把她卖到了歌舞坊中,成了一名靠卖艺为生的歌姬。

十四岁时,色艺双绝的宇文柔奴已经誉满京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偶然间遇到了父亲生前的挚友陈太医。对于宇文柔奴的遭遇,陈太医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好友的女儿竟是如此凄惨,居然流落到风月场所。

心地善良的他设法把宇文柔奴从风月场中赎了出来,还把自己的一身医术绝学尽数授受于她。等宇文柔奴学有所成,便让她独立行医,悬壶济世。

之后,宇文柔奴在行医时遇到了王巩,王巩非常欣赏宇文柔奴的才艺,宇文柔奴也对王巩一见倾心,他们二人最终也走到了一起。

03、苏轼见到故人妻,作词巧赞美娇娘,最终流传千古

听了王巩的故事,苏轼又惊又奇,他不禁感叹道:“世间竟有如此奇女子!”并表示此生不得见一见,真的是一种遗憾。王巩欣然应允。

一日,王巩果然把苏轼邀请到家里饮酒,畅谈人生。席间,苏轼自然见到了王巩所说的奇女子宇文柔奴。

王巩说,当初流放岭南时,他心情沉郁,颓废不堪,幸得桑奴安慰,才得以看穿人生的高低起伏,才得以看透人生的本质所在,才得以坦然面对人生。

在宇文柔奴的劝说下,王巩最终才豁然开朗,策马扬鞭,心无旁骛地直奔岭南。那时,宇文柔奴仅仅十七岁。

苏轼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说人生百年,能有这样的一个知己相伴,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更是一个人今生的福气。

席间,苏轼好奇地向宇文柔奴问道:“听说岭南蛮荒,教化难及,那里究竟好不好,在那里生活应该很不好过吧?”

宇文柔奴从容淡定地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大为惊讶,心里大赞宇文柔奴真的是一个奇女子。

酒足饭饱之后,宇文柔奴拿出了心爱琵琶,为苏轼与王巩表演了一曲,曲终夜寂,余音缭绕。苏轼更是惊奇不已,琴棋书画皆精的他,竟觉得宇文柔奴的曲子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此时的苏轼才明白,王巩一个失意之人,在岭南那样的荒芜之地,为何还能过得那样逍遥自在,而且还容光焕发。所以他自己也忍不住赋词一首,送给美丽动人的语文柔奴,这首词就是《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04、《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赏析: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词的上片,词人用总独特的语言描写了宇文柔奴出众的外在美。

在词的开头两句“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中的“玉郎”指的是王巩,“酥娘”指的是宇文柔奴。两句话合起来说的是:“非常羡慕王巩这样雕琢玉砌一般的情郎,得到上天的怜悯,赐下像宇文柔奴这样貌美如花的神仙眷侣。”

词的第一二句描绘了宇文柔奴的无限温柔和超出常人的俊秀美貌,连苏轼这样的人也羡慕不已,使人产生出一种无边的遐想,更让人忍不住猜测这宇文柔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短短两句,让人感觉真实而又感觉好奇。

接下来的句子“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说的是宇文柔奴非常的有才华,她自己谱曲自己演奏,清脆动听的歌声从她芳唇皓齿间飞出,让人感觉仿佛是在酷热无比的沙漠里,享受着柔美凉风与白雪飘飞的清凉。

而这样的感觉,会使失意的人忘记情感上的忧郁苦闷,忘记心灵上的浮躁不宁,从而变得超然旷放、恬静安详。

而对“清歌”的描写,词人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宇文柔奴独特的歌声魅力。赞美了其高超的曲谱技艺与广博的胸怀,真可谓用笔独到。笔墨之间,更给人以一种旷远、清丽和温暖的美感。

在词的上阕当中,词人只用了寥寥数语,便将好友的妻子宇文柔奴的外表形象和个人才华展现得奇美无比,让人放飞想象,让人心驰神往。

下阕紧接上阕,以精简凝练和美妙的语言表现了宇文柔奴的内在美。

下阕的开头第一句“万里归来颜愈少”,仅仅用了几个字,便描述出了万里之外的岭南归来的宇文柔奴,是那样的容光焕发,是那样的春风得意。

那时的岭南荒芜凄冷,难得见到车马人烟,百姓缺乏教化,王巩与宇文柔奴的所在之地更是远离繁华,交通闭塞,时时有命案发生。可见王巩在那里为官是怎样的艰苦,是怎样的凶险,然而宇文柔奴却始终陪伴在王巩身边,鼓励他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

不过对宇文柔奴来说,条件再怎么艰苦,环境再怎么恶劣,她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反而是忘了所有的失败与不顺,反而是在逆境中乐于吃苦,安慰鼓励和辅佐王巩,享受人生。所以归来后的宇文柔奴反而显得更加地美丽动人,看起来也更加的年轻。

“颜愈少”三个字虽说有点夸张的成分,但也正是这种夸张,恰当地描述了宇文柔奴在面对人生中最大的困难时无所畏惧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她不但自己心态好,还积极地影响着王巩。

紧接着的“微笑”二字,既表现了柔奴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乐观心态,也表现了流放归来后的欣慰,更表现了宇文柔奴面对一切都能乐观面对的从容态度。

而“笑时犹带岭梅香”一句,诗歌气味特别浓烈,既表现了宇文柔奴能够随遇而安融入岭南风土人情的生活,又表现了宇文柔奴像岭南的梅一样凌霜傲雪。赞美了宇文柔奴能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做了铺垫。

最后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两句是全词的重点。在宋代,岭南之所以成为流放官员的地方之一,是因为岭南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是当时全国最差的地方之一,所以古代被贬的官员,大都会因岭南的条件恶劣而惧怕去到这里。

因此词人以一般人的口吻试探性地问宇文柔奴:“试问岭南应不好?”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宇文柔奴虽然不是什么大宋官员,但是她的心态显然比很多大宋官员都要好得多,所以他也语出惊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短短一句话,却彰显了宇文柔奴平和自然的心态,彰显了语文柔奴内心的旷达与乐观,彰显了一个柔弱女子不一样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说得真的是显铿有力。

05、一曲舒心词,安慰世人心

总的来说,苏轼作了这么一首词,赞美了好友王巩的妻子宇文柔奴无与伦比的美,颂扬了她高超无比的才艺,颂扬了她与王巩的爱情,最重要的是,它歌颂了宇文柔奴美好的情操和高的人品。

在苏轼这首词中,虽然全篇都充满了苏轼对好友妻子的溢美之词,但是细品词中的意蕴,却发现苏轼在本词中,他通过宇文柔奴的口,把一个人最好的处世哲学展示给了人们,尽显人生高度。尤其是本词的最后一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当成座右铭,安慰了无数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玉露之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标签: sdf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8:30-5:3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微信
客服

微信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