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十大奇案之麻城杀妻案,为什么震动了紫禁城中的雍正帝?

   2023-09-29 13:22:57 130
核心提示:雍正帝手上拿着两份奏折,一份奏折是湖北总督上奏说涂如松杀妻,另一份奏折是湖北巡抚上奏说涂如松无辜。两位封疆大吏居然为同一个案子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甚至撕破了脸互相指责弹劾,谁在说谎?雍正帝大笔一挥,命户部尚书史贻直督派两省各司官员会审,最终揭开了这桩离奇案子的真相。如果不是雍正帝插手,还不知道有多

雍正帝手上拿着两份奏折,一份奏折是湖北总督上奏说涂如松杀妻,另一份奏折是湖北巡抚上奏说涂如松无辜。两位封疆大吏居然为同一个案子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甚至撕破了脸互相指责弹劾,谁在说谎?

雍正帝大笔一挥,命户部尚书史贻直督派两省各司官员会审,最终揭开了这桩离奇案子的真相。

如果不是雍正帝插手,还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冤死,成为官官相斗的牺牲品,这便是明清十大奇案之一的麻城涂氏杀妻案。

1、

麻城,是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当地盛产稻麦、桑麻,出了不少殷富人家。

二甲进士出身的汤应求,随着一纸调令,来到了麻城任知县。

十月底开始降雪,天气极其寒冷,河水封冻,连地面都结了一层坚冰。瑞雪兆丰年,来年多半有个好收成,作为知县,汤应求心里还是替当地老百姓感到一阵欣慰。

这日,冷清的衙门突然被一阵鸣鼓声打破了宁静。衙役哆嗦着站好班,睁着一双有些困倦的眼睛不友善地看着跪着堂下的告状人。

那人举手投足都带着懒散,眉不正,眼不顺,肩不平,一身的无赖气,这更让衙役添了几分怒气。

「堂下所跪何人,状告何人何事?」汤应求一拍惊堂木问道。

「草民杨五荣,乃本地人氏,状告姐夫涂如松杀妻。」

「可有状纸?」

杨五荣双手举状纸过头,师爷接过去交到了汤应求手中。

「请大人为小人姐姐伸冤,还我那苦命的姐姐一个公道!」杨五荣磕头不止。

众衙役有些意外,彼此看了一眼。

涂家世代经商,这代当家人涂如松弃商治学,颇有名气,是个大孝子,平常也乐善好施,常接济一些穷苦人家,多次为乡里建桥铺路,怎么就杀上妻了?

汤应求接下状纸一看,上面说得不清不明,只是一口咬定杨氏无端失踪乃是涂如松谋害,却又无凭无据,这不是信口雌黄吗?

杀妻乃是大案,既然杨五荣已经告到衙门,不管这状纸有多荒诞,汤应求都必须展开调查。

2、

涂如松与妻子杨氏的关系确有不睦。

涂如松小杨氏一岁,读圣贤书,行端正事,自然要求妻子也要恪守本分、遵循礼制。

杨氏性格好动,不拘小节,加上又生得貌美,根本不理会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道理,与丈夫的学友们调笑嬉闹皆是常事,多次引来规劝不得的涂如松的拳头相向。

涂如松打,杨氏就跑,一趟子回了娘家。

涂母很无奈,只得亲自去杨家赔礼道歉,哄着儿媳妇回家。

儿媳妇行为不端庄,不知道检点,是个男人心中都有气,加上儿子又是个暴脾气,这小两口多年来就没让她过几个安生日子。

天气极其寒冷,涂母一下子染上了风寒病倒了。

涂如松忙里忙外地煎药侍茶,而一旁的杨氏却很不耐烦,一旦涂如松不在,便开始训斥婆婆,让涂如松心里很是不快,但为了宽慰生病的母亲一直隐忍着。

杨氏给涂母上茶,哪知道茶水很烫,涂母一口下去就被烫着了,一慌乱就打翻了茶盏,淋湿了被子。

杨氏也不收拾,反而说些混账话,骂涂母没用。这让刚进门来听到此话的涂如松怒火填膺,操起棍子就要打妻子,有这样做儿媳妇的吗?

杨氏躲开了,收拾包裹就离家而去。涂如松正在气头上,也不听母亲让他去追的吩咐,只在一旁精心照顾,过了一个多月,才使涂母痊愈。

涂母病一好,带着儿子备着礼物去接儿媳妇回家。哪知道到了杨家,才知道这一个多月来杨氏根本没回娘家,这下两家人都慌了,四处寻找都不见人影。

涂如松贴出报帖,许以重金寻找知情人,并让乡邻们帮助寻找,但一直没得到有用的信息。

杨氏的弟弟杨五荣上门讨说法,实则是要好处。结果讨了个寂寞,刚直的涂如松压根儿就不理会他这个游手好闲的小舅子。

杨五荣恨从心来,蛊惑杨家告状,于是将涂如松告上了公堂。

3、

汤应求根据实地调查和走访邻居,判断出杨氏失踪另有他因,绝非涂如松杀害。

据邻里证明,涂母生病时杨氏与涂如松吵闹后的确离家出走,但涂如松并没追出门,而是居家照顾母亲,不存在外出杀人的时间。

即使涂如松尾随妻子并杀害,但野外已经结冰,总不能扛着把锄头去作案吧?挖坑这么大的动静也绝不可能做到掩人耳目。如果抛尸野外,尸体早就应该被人发觉,因此也不存在外出作案的地点。

涂如松如果在家杀了杨氏,埋尸就是个很大的难题,汤应求上门勘测时发现涂家庭院以及周围泥土都没翻动的痕迹,这基本排除了涂如松在家杀人埋尸的可能性。

要知道,白雪下的坚冰一旦被人为破坏,起出泥土再回填,会造成此地与整个白雪下的环境格格不入,好比华丽的衣服打上了补丁,尤其显眼。所以汤应求断定杨氏是失踪,而不是被杀。

即便杨氏真的遇害了,那也绝对与涂如松无关。

事情蹊跷的地方也在这儿。

野外结冰,河水封冻,如果杨氏遇害,尸体早就该被发现了。

如果杨氏活着,她除了涂家和娘家可去外,并无其他去处,并且已经排查过熟识杨氏的人,皆没有藏匿的迹象,那么杨氏去了哪里?

朝廷对于人命案都有一个破案期限,这让十来天都找不到线索的汤应求很是焦急上火。涂如松乃是麻城首富,影响力广,瞒是瞒不住的,相信很快上司就会发文质询。

找不到正主杨氏,这案子就是个死案。自己虽然同情涂如松,也认定涂如松无辜,但一旦期限到了,换人来审,必然动大刑的。到时候保不住涂如松,恐怕自己还得牵连进去。

汤应求百般焦灼,无计可施,偏偏那杨五荣天天跑到衙门外喊冤。汤应求实在不堪其扰,于是呵斥让他帮助衙役去找其姐杨氏,并明确告诉他找不到杨氏,这杀妻案就没法结案。

杨五荣怏怏而退。

4、

日子一天天过去,汤应求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天,有人擂鼓鸣冤。

汤应求升堂一看又是杨五荣,当时心中很是不快。

哪知道杨五荣却说找到了证据,并有证人为证,汤应求便传唤证人赵当儿

赵当儿声称确有其事,在九口塘亲眼看见涂如松与人合谋杀害了杨氏。

九口塘位于麻城西北二十里处,风景秀丽。一道小河弯弯曲曲地环山而流,河岸两边栽满了梨树。每当应景时节,千树万树梨花开,将碧水青山染了一层雅意。微风拂过时,花瓣飘落,就如同春日里落了一场曼妙的雪,引来不少文人墨客、富商绅士到此休闲。而涂如松就在此买了处别院,与好友吟诗作画。

隆冬时期,涂如松与妻子携手而来。河岸都是些光秃秃的枝桠,这时没啥好看的。所以看见大冬天有人跑来九口塘,赵当儿就好奇地留了心。

涂如松与杨氏入住了别院,不久就有个人来找涂如松,据说是他最好的朋友陈文,就是这两人联手杀害了杨氏。

汤应求一听这话便觉得错漏百出,赵当儿既说不出两人怎么合谋、怎么杀害杨氏的,也说不出掩埋尸体之处,但却一口咬定杨氏是被涂如松两人所害。

杨五荣当即要求汤应求捉拿涂如松归案,防止涂如松跑了。

因为有证人作证,汤应求便派人将涂如松带到了公堂对质。

上堂的涂如松矢口否认有陈文这个朋友,并指责赵当儿的说法荒诞至极,自己那时照顾生病的母亲并未外出半步。

汤应求便召来涂家的管家和杂役等人上堂,为了防止涂家人弄虚作假,采取分开质询,众人说法一致,皆证明涂如松所言非虚。

汤应求又派人请来了替涂母看病的医生李德辰,从李德辰口中得知他每日皆由涂如松亲自接待,涂如松不曾外出过。

杨五荣见证据对自己不利,于是控诉涂家收买了下人制造虚假证据,请求汤应求主持公道,而赵当儿更是一口咬定涂如松杀妻的事实。

双方各执一词,汤应求只好吩咐将涂如松收监,等证据确凿后再作论处。

5、

涂如松是当地的大孝子,平日里乐善好施,替乡亲们做了不少好事,如今不明不白入狱,全县哗然,很快便有乡绅、秀才出面替他鸣冤。

乡里皆知涂如松伺候老母一步未离,只凭赵当儿一面之词,却将涂如松入狱实在叫人难以信服。

赵当儿见涂如松杀妻,却又不见尸骨,如今连杨氏是死是活都无法确认,谁能保证赵当儿不会说谎?

甚至连赵当儿的老父都上堂告状,说赵当儿是个无赖,游手好闲惯了,最爱无事生非,如今掺和到人命官司之中,多半是受人钱财的关系。如今上告便与不孝儿划清了界线,将来若查清冤情,还请汤大人做个明证,保家人不受连坐之罪。

汤应求安抚了众人后退堂,独自在后庭踱步,脑里一团乱麻,不由得眉头紧锁,长叹了一声。

凭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现有的证据皆是经不起推敲的片面之词,根本无法将涂如松定罪,换个说法,没有实证,涂如松便是无辜的。

将涂如松收监只是出于私心,以保涂如松安全,这万万不可向外宣扬,再生事端。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舆论之下,反倒显得自己无能和不辨是非。

案子的关键便落在了杨氏身上,只要找到杨氏,便可以替涂如松脱罪,只是杨氏在哪儿呢?

汤应求苦恼着,却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小疏忽,让本该明朗的案情又陷入重重迷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标签: sdf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8:30-5:3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微信
客服

微信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