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

   2023-09-27 09:22:34 70
核心提示:“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级的“取长补短”:把自己放到不同的场景去,与新的事物发生新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想法。”01—回顾开始写作以来近一年工作和生活,我发现我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至少在心态上,我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我的内心有一种不自觉的“自我认可”机制,它会严重阻碍我认知水平的提升。比如,以前当我觉得自己有

“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级的“取长补短”:把自己放到不同的场景去,与新的事物发生新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想法。”

01—

回顾开始写作以来近一年工作和生活,我发现我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至少在心态上,我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我的内心有一种不自觉的“自我认可”机制,它会严重阻碍我认知水平的提升。

比如,以前当我觉得自己有一个好想法时,我就会把它塞给身边的人,根本不会考虑别人是否比我更有经验、更有心得。

当我遇到问题时,也总是第一时间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去获取外力,寻求别人的帮助。

更可怕的是,如果别人的观点,恰好落在自己认知的对立面,我还会下意识地在大脑里搜寻证据,试图来证明别人都是错误的,自己才是正确的。

所以,我现在尽量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也愿意用谦卑的态度去学习,甚至还能大大方方告诉身边的人:“在这个方面,我可能做不到你这么好,我需要向你请教。”

02

这样的心态改变也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让我取长补短、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认知。

而且能让我展开胸怀、用更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甚至能把别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课题,训练自己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前几天,有位财务部的主管来跟我交流:

“我们部门有个同事,也太没动力了,平时工作,总是催一下才动一下,这几天,我让他抓紧学习新的税法,整理税务方案,结果一点动静也没有。

今天,我问他方案到什么进度了,他回答我说遇到问题了。既然有麻烦,为什么不早跟我说呢,非要我问才回应,真是气死我了!

你,你看看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听到这里,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这事跟我有啥关系,明明是你这位下属做事不靠谱啊!

但我又转念一想:这可能是一个管理人员要面临的普遍问题,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又该如何解决呢?

03

当然,我不是人力资源专家,我只能就事论事,或者说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抓到事物的本质。

首先我觉得,这位主管其实是在抱怨:我的这位下属实在没什么内驱力。

但基于人“趋利“、”避害”、“节能”的本能,想要充分激发人的内驱力,是很难的。

而且对于管理别人,在我脑子里有这样一个底层逻辑:

要用价值分配的确定性应对个人动机的不确定性。懂得管理别人的人,不应该用对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充分理解人性的需求,要先把激励体系搭建好,再谈理念以及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更不要尝试去激发个人的“高风亮节”和“无偿付出”。

所以,我给这个主管的行动建议是:

如果部门的激励体系有问题,那就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如果税务处理活动有了最佳实践,那就做成标准或流程,让执行的人有据可循。

有了激励体系、标准或流程后,再去研究是否能发扬人性光辉的一面:

把这段时间一系列的问题都列出来,让这位下属回去思考。帮助他获取相应的信息,尽量鼓励他,而不是一味责备,并且要相信,他下一次再来找你,一定会带着更成熟的想法和方案。

04

总结一下,打开格局的第一个层次是:把姿态放低,用谦卑的态度去学习,会让自己展开胸怀、用更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而更高的一个层次是:虽然是别人的问题,但我把它当成自己的课题进行思考分析。

这不仅让我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也让我产生了代入感,

以后碰上类似的问题,我就能快速地想到解决方案。

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级的“取长补短”:

把自己放到不同的场景中去,与新的事物发生新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想法。

然后,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己,不断扩充自己的能力,就有可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标签: sdf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8:30-5:3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微信
客服

微信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