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情感淡薄以后,就能够做出更殊胜的事情来

   2023-09-14 13:58:42 10
核心提示:【谓初地中由遍行义】,初地菩萨他所破坏的障碍叫做「异生性障」,他所觉悟的真如叫「遍行真如」。我们凡夫最大的障碍,都是由分别的妄想,就是我们在清净平等的心中,捏造了内心的自我,我们去了解外境的时候,也在法上产生很多好坏的对立。这种我相、法相的执取,造成了很多很多的个体差别,这个个体差别就会产生对立,由

【谓初地中由遍行义】,初地菩萨他所破坏的障碍叫做「异生性障」,他所觉悟的真如叫「遍行真如」。我们凡夫最大的障碍,都是由分别的妄想,就是我们在清净平等的心中,捏造了内心的自我,我们去了解外境的时候,也在法上产生很多好坏的对立。这种我相、法相的执取,造成了很多很多的个体差别,这个个体差别就会产生对立,由对立就会带动我们的烦恼。你喜欢的就会追求,讨厌的就会排斥,由烦恼就会去创造罪业,所以这「异生性障」,就是一种我相、法相执取的障碍。当然这个地方的障碍是分别起的,是由分别妄想引生的,就是第六意识的名言妄想所引生的。

菩萨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他观察四寻伺,他观察整个内心当中的名、义、自性、差别是不可得。因为我心中有很多的名言妄想,所以就创造很多义相的概念,让自己了解;由这种义相的概念,就在人生当中,产生自相、他相对立的差别。所以,当我心中不打这个妄想的时候,这些对立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就把异生性障消灭了,就悟入了遍行法界。这个遍就是普遍,或者说是平等;这个行就是一切的有为法。这个时候,菩萨心中的妄想消灭以后,他在整个生命当中,内心保持寂静平等的状态,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要觉悟的、所要追求的第一个法界,叫做「遍行真如」。

我们说过,佛法是讲因缘果报,圣人也有他的因缘果报,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他主要的观念就是他内心安住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重点。比如说你要学忏公师父,我希望我的结果是忏公师父,那你要先了解忏公师父他内心当中是安住在什么道理?他遇到事情的时候,是用什么道理来观察人生、来思考人生?你有他心中的道理,你就自然有他的行为、有他的结果。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很多菩萨,都很努力地在每一个人的跑道中不断的修学。当然,我们经过五年、十年的修学,我们会停下来稍微反省一下:我这几年的修行到底是不是有进步?好,这是一个问点。

我如何判断我修行有进步呢?这个标准在哪里呢?蕅益大师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就是说,你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遇到快乐的事情,你很高兴很高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很生气很生气。当然因缘是不会改变,因为这个业力不能马上改变;但是你修行以后,你遇到了顺境、逆境,也会高兴、也会悲伤,但是淡薄很多了。你内心当中那个喜怒哀乐的情感,淡薄很多了,你有进步了,这个就是进步了。你说:唉呀!我修了很多福报。这个不能算是修行的标准,因为这个是生灭法,这东西消失以后,你跟以前还是完全一样。

所以真正的菩萨功德,是来自于对烦恼的化解能力,也就是对治力。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你不能够错认消息的,否则你修行很多的时间,你永远在重点之外打转。你看菩萨的功德──「遍行真如」,平等普遍的在你心中安住,就是他的个性淡薄,他内心当中有漏的情感,喜怒哀乐淡薄了,这个就是菩萨的进步。一个人情感淡薄以后,他在菩萨道就能够做出更大、更殊胜的事情来;一个人情感太重,你做不了大事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2023年5月20日青袍摘记

近期笔记目录表 2023.02.23近期笔记目录表 2022.11.07近期笔记目录表 2022.08.06这里是2022年以前文章汇,点击进入所有的功德,智慧是最重要相信事在人为,你只要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成就以嫌恨心来布施,果报有很多的障碍失败本身是一个果报,它不是重点修六度有三种的准备:爱重作意、随喜作意跟欣乐作意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六度相生、相顺的次第不管你活到几岁,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福报愈大造罪愈大要有方便善巧化解心中的自我设限我们的内心能够包容天地,但是包容不了一点点委屈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力量你越有功德越要战战兢兢,因为你输不起你本身产生瞋心了才会牵动别人的瞋心做事留一点余地,不要钻牛角尖精进是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所有的烦恼用理观来疏导,也用行为来对治每一个人是活在他的妄想心中,他根本不知道他伤害你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帮助你,也可能会障碍你一定是先修平等观再修差别观这个解脱道就是老和尚常说的「心地法门」用正面的联想来取代负面的联想我们会以人的思考感受来带动整个生命的轨则生灭心及不生灭心判断的方法我们的生命受着不同思想而产生不同水流我们内心有正念跟妄念二个念头凡夫的生灭心当中有不生不灭的真如功德“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一切法不可得观一切法空,但是善知取舍佛陀不会离开身心世界来说法读经典你要用义理来引导名相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果报的体性是无记的,只有因地才论染净善恶所有的修止观,你一定要掌握开合的关系我们心中想的跟实际情况是有距离,这些距离就是遍计执业力的受用只有一刹那,只是一个直觉有为诸法是兴久必衰,衰久必兴的我们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活在遍计执当希望跟业力和合时,依他起就出现了你心怎么想,境界就产生怎么变化你心中有什么业就发现一个什么境相让你受用当你的菩提心来引导法时,法就没有高下你偶尔会跟圣道相应清净心现前,但不表示你就是个圣人了经论中能有二、三句观念让你受用,今生就够本了这个止观就是在扭转你错误的思想佛号是你的本命元辰,不是过渡的一个工具其实我们的命运就是我们最初的联想修小乘止观心够狠就可以,大乘止观要有所放下有所承当多用否定二边的言词把你的思想永远保持在平等我们都活在自己的联想当中,没有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因缘每一种文化其实都是在调伏我们的情感入定是妙法将现的征兆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从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去了解唯识无义所有的法门都是以心为根本人生的一切时处都是一念心识所变现的,没有真实的体性在整个生命当中思想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回家的路真的是有差别,法门是有高下的我不主宰叫我空法有,“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透过人定胜天的努力,可以扭转我们的生命整个宇宙的有为诸法都叫做依他起相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借来的,等到死亡以后再还回去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判定人生命的价值不看他的福报,是看他的调伏力我们要记住:往事不堪回首你有惭愧心,这个是非常珍贵的梦境往往可以看到你内心的真实相貌法华的内观会让你的佛号超越因缘打开一念心性接受无量光、无量寿安住、观照、发愿这三个是一体的,同时的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每一个人的确有很多自我的缘相差别看到众生痛苦你没感觉了,那你这个空观有问题了必须要在生命当中阻止产生三恶道的功能行缘识、取缘有,这二种因缘都叫做引发差别在修学的时候最重要就是:名言熏习假借人生的顺境逆境来启发你内心的功德追求快乐、追求寂静都不是佛内心的世界修假观只做两件事:诃责、赞叹就好善知识,莫向外求佛教圣人的定义是:一切有漏种子永断一个人的成败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只有戒行没有戒体就非常危险、非常脆弱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没有人能够跨越次第你惭愧心生起的时候,就能够灭除你心中的罪业双向思考、双向的否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正确的操作,其实成佛没有那么困难清净的善根是由于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而生要把所有的因果拉到一念心性来修学从小乘空性到大乘妙有的关键点就是要建立阿赖耶识法华经是一种有效率的修学,你一点时间都不会浪费我是一个乞丐,所有的东西就是因缘施舍给我只有回到一念心性,才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一定要成佛把享受转成历练,你整个人生就是一盘活棋了佛陀的智慧开显有三个阶段现在越早启动一念心性,对我们是越有利的学过法华经的人内心的世界是一样的要开显自性功德,你心中要先种下一朵莲花你不修法华经,你的人生多元化,你没办法整合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标签: sdf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8:30-5:3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微信
客服

微信客服
顶部